今日臘八
今天是農歷十二月初八,俗稱“臘八”,是臘月的第一個節日。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、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。
“過了臘八就是年。”臘八,意味著春節序幕已經拉開,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了。
臘八粥
臘八,牽涉八與七兩個神秘數字,臘八祭祀始于周代,四面八方,四與八是等分數,臘八祭祀原始還是為“八臘不通,則四方不成”,是祈禱天地交通。至于寺院賜臘八粥,則始于北宋,已經很晚了。臘八粥是“七寶五味粥”,七是生命之數,七而來復,佛教以七寶蓮池為化生處,粥字含義,本也是養、育、生。
以上節選自《微讀節氣》(朱偉著)
古詩詞中的臘八
臘日常年暖尚遙,今年臘日凍全消。侵凌雪色還萱草,漏泄春光有柳條。縱酒欲謀良夜醉,還家初散紫宸朝。口脂面藥隨恩澤,翠管銀罌下九霄。
唐杜甫《臘日》
從詩句中可以看出,往年的臘日還很冷,溫暖離人還很遙遠。而當年臘日氣候溫和,冰凍全消。詩人高興之余準備辭朝還家,縱酒狂飲歡度良宵。但此時此刻,他又因感念皇帝的恩澤,不能隨便走開。
臘月風和意已春,時因散策過吾鄰。草煙漠漠柴門里,牛跡重重野水濱。多病所須惟藥物,差科未動是閑人。今朝佛粥交相饋,更覺江村節物新。
宋陸游《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》
詩中寫道,雖是隆冬臘月,但已露出風和日麗的春意。柴門里草煙漠漠,野河邊有許多牛經過的痕跡。臘日里人們互贈、食用著佛粥(即臘八粥),更感覺到清新的氣息。
臘八食俗
臘八粥
臘八這天,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。臘八粥是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,也叫做七寶五味粥。
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,爭奇競巧,品種繁多,用料也十分講究。一般用黃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菱角米、栗子米、花生米、榛子仁、松子以及白糖、紅糖等合水熬煮。有的人家,還會增加桂圓、蓮子、百合、枸杞、紫米、香米、薏仁米等。
臘八粥是五谷豐登的好兆頭,也是很好的養生飲食。在最寒冷的臘月,一碗粥、百種食材,經過小火熬制,香甜軟糯、暖胃易消化,是非常健康的吃法。吃臘八粥,還有溫暖、圓滿、和諧、吉祥、健康、合作、營養、淡泊、方便、感恩、歡喜(以粥代茶)、結緣等意義。
臘八蒜
泡臘八蒜是北方,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。顧名思義,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這天泡制蒜。做法簡單,把剝了皮的大蒜瓣兒放到密封罐子里,泡上醋即可。
據老人講,臘八蒜的“蒜”字和“算”字同音,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,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,可以看出盈虧,包括外欠和外債,都要在這天算清楚,“臘八算”就是這么回事。
臘八豆腐
“臘八豆腐”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,在春節前夕的臘八,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前后,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。
臘八面
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,人們不吃臘八粥,而是吃臘八面。前一天用各種果、蔬做成臊子,把面條搟好,到臘月初八早晨,全家吃臘八面。
麥仁飯
青海西寧臘八節吃麥仁飯。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,與牛羊肉同煮,加上青鹽、姜皮、花椒、草果、苗香等佐料,經一夜文火煮熬,即可食用。
臘八粥,有講究
進食油膩或冷食易拉肚子者,或平常不大想吃飯,或大病初愈、腸胃較弱者,可以用薏苡仁、山藥、雞內金加小米熬粥,健脾化濕開胃。
老慢支患者或平常比較容易咳嗽者,可以在小米里加點陳皮、百合、杏仁、生黃芪,用于宣肺利氣,有利于咳嗽的緩解。
冬天血壓容易高,對于高血壓病人來說,小米里可以放點芹菜葉子、小西紅柿、山楂,有利于鞏固血壓。
高血脂者
可以在小米里放點山楂、胡柚、荷葉,有利于血脂的恢復。
氣血不利者
對于大出血后或月經量多的女性,可用紅棗、紅豆、紅衣花生、芝麻、黑米熬粥補氣血。
腎陽不足者
對于怕冷、夜尿次數多、腰酸者,可用羊肉、當歸、核桃、黑米熬粥以補腎氣。
- 上一篇:旅順男人要有勁,女人要有味!
- 下一篇:沒有了

旅順盛德醫院是旅順知名現代化專科醫院,斥巨資引進國際領先設備,擁有省內知名醫學專家,5S醫療服務體系,醫院特設:專業婦科、精品男科、微創科等,關注于旅順百姓和外來務工者健康...[查看]
